你会和机器人交往吗?或者你会娶一个吗?机器人有权利对这样的事情说不吗?在马来西亚(原举办地)禁止举办以“与机器人的爱与性”为主题的议会后,此次大会被匆忙重新安排在伦敦举行,而这些就是大会上提出的几个商讨议题。 事实证明,这些问题不仅对持保守观点的地区有争议,在西方开放的国家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大会上没有成人用品行业的代表出席,也没有相关产品的展出,也让一些人质疑这次讨论会的意义。
美国一家专门生产实体娃娃的公司,声称他们发布了世界第一款搭载人工智能的实体娃娃,如果商业化成功,这将证明机器人专家大卫·利维的观点是正确的,他长期以来一直预言伴侣机器人的时代将到来,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在大会的闭幕致辞上他阐述了实体娃娃、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发展。他说:“我们有实体娃娃伴侣,伴侣机器人是这一趋势的合理延续。”在未来10年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雕塑、3D、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创造出一个符合自身对另一半期望的类人造物——耐心、善良、有爱心、信任、尊重。
但这样的想法有可能引发伦理问题,特别是他认为法律必须将机器人识别为人。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牵强,但在2016年期间,已经有来自科技行业、学术界和政府的代表组成的专项小组正在解决这类问题。 至于它们的权利,有一个简单的回答是:如果对待实体娃娃或是机器人的行为表明拥有者想恋爱了,我们就假定它是同意的。 在科技行业,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目前的人工智能正在任何与人类无关的东西中体现出来。“小辣椒”和“小闹”等伴侣机器人具有人类特征,但看起来更像是友好的玩具,而不是辨识度高的人类。而如石黑浩教授按照他的形象制造的双子机器人,又常常被贴上令人毛骨悚然的标签。
但人们似乎确实渴望将我们的实体玩偶和机器人人性化,比如亚马逊的Alexa,以及智能手机助手Siri,它们往往会被拟人化。但你会发现我们离类人造物能像人一样移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研讨会上有一些研究提出了远程触觉的领域,其中包括Teletongue,一款由日本庆应大学开发的设备,目的是让异地恋情侣能感受身体的触感。其中一方触摸设备,然后声音和振动被传递给另一半,会感受到并听到这些行为。 参与此次会议组织的工程研究所进行了一项关于人们对类人人造物的态度的小调查,只问了自己实验室的30名成员,他们是否有兴趣与类人人造物交往。总结出来的答案似乎是,尽管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很少有人想要自己这样做。
一名观众这样总结会议:“我们无法就实体娃娃、机器人的未来达成一致,也无法就性是什么达成一致。”但相关人士表示,这次活动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思考该行业可能如何发展,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道德问题。 如果我们有一台有意识的人造伴侣,我们如何知道它是有意识的?这种意识将会多么先进?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责任呢?诸多问题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