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5|回复: 0

成人用品报告呼唤:解放女性才是硬道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2-7 00:00
  • 签到天数: 110 天

    [LV.6]常住居民II

    104

    主题

    2670

    帖子

    7213

    积分

    Lv.15

    懒不是你仇恨别人的理由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7213

    推广达人宣传达人

    发表于 2018-7-2 02: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中国在线成人用品消费趋势报告》由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报告将成人用品市场分为计生用品和情趣用品两部分。计生用品包括安全套、避孕药等两性刚需用品,情趣用品则包括飞机杯振动棒情趣内衣等“升级式”两性用品。




    报告称,中国在线成人用品市场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到底有什么秘密?情报君一字不漏地读了一遍,并认真地划了重点:(如果看重点还不够,欢迎关注“大健康产业情报”公众号,并回复“成人用品报告”获取报告全文)

    一、全球情趣需求超过计生需求2倍。

    与过去的成人用品只是作为“计生用品”相比,现在的成人用品越来越追求“情趣”。报告显示,从全球来开,情趣用品市场规模为避孕套市场的2.3~2.8倍,且避孕套市场占比逐步提升。而从京东数据分析,2014下半年~2017上半年,情趣用品市场规模为计生用品市场规模的1.78~2.25倍,计生用品占比缓慢提升。




    而在中国,根据Transparency预测,中国避孕套销量将从2015年约127亿只、18.8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5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1%。

    二、中国成人用品监管缺位,不合格率高。

    报告称,中国成人用品监管目前仅针对避孕套、避孕药等计生用品,其余成人用品不在监管范围内。对于避孕套,国家出台标准GB7544标准,由食药监总局进行监管。目前,避孕套整体质量合格率堪忧。2016年以来,多地质检部门对进口避孕套进行抽检,不合格率在30%~40%之间。

    三、单身狗自慰产品需求更高?你又天真了。

    根据京东的报告,自2014年以来,已婚人士一直是购买自慰器的主力,最高销量占比甚至高达70%。但2016年以来,未婚人士购买量表现出了强劲石头。
    为什么已婚人士对于自慰器需求更高?这份报告分析称:一是已婚人士性生活更规律,为日常生活一部分。二是由于女方备孕或者两地分居等情况,已婚人士会主动购买自慰器。
    从性别方面来看,过去一年半,男性持续巩固了自慰器市场销量占比优势,今年上半年超过80%。背后原因是,男性在自慰方面的冲动更为强烈,且转化成了购买。
    再从区域方面来看,自慰用品销量占比省份排名前五依次是:青海、江西、安徽、浙江、云南。

    四、校园里“老司机”在增多

    报告显示,2015年度,校园市场成人用品销量占比同比增长142%,2016年度校园市场成人用品销量同比增长144%。

    五、女性市场被压抑,挖掘空间大

    报告显示,国内男用情趣用品SKU数量远超女性,且差距仍在迅速拉大。2015年,男用SKU为女用SKU的1.9倍,2017年该比例达4.3倍。相比之下,欧洲市场的情趣用品以女性为主,女性客户占比接近70%。国内女性市场被压抑,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从单价对比分析,2014下半年~2017上半年,男用器具平均单价超过女用10.5%。男用器具单价保持相对稳定的上涨趋势,但女用器具单价波动明显。

    六、哪类成人用品复购率最高?

    从用户忠诚度来看,复购率最高的品类正在从情爱玩具转移到避孕、测孕相关产品。

    七、国产成人用品品牌在逆袭

    从消费品牌来看,2016年下半年~2017年上半年,国产成人用品品牌销量同比增长72%,远超国际品牌增速。国产品牌正在一步步逆袭国际品牌。

    一方面得益于国产成人用品在性价比等方面找到了自身的差异化定位,另一方面,由于国产品牌本身基数小,例如在避孕套市场,长久以来一直是国际品牌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国产品牌增长提速相对更加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上车

    本版积分规则

    和合晟论坛-全球最大成人用品论坛

    Processed in 0.073828 second(s), 47 queries.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8 Comsenz Inc.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京ICP备13052005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