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某大学的女生在微博上连载自己的“卖y日记”,受到广泛的关注。 女生刚进入大学半年,还只是个大一学生,但是在微博却表现得“放当”难以理解。 在日记中,她记录了各种出格行为:校内卖y、频繁yp、大胆发自己私密部分的照片……
言语露骨、颠覆三观,而作者还毫不避讳地把网名起为:“小姆苟呢”(谐音母狗)。
当事件发酵,引发大众关注,有网友把女生扒出来发现:这个女孩有才华、有美貌。 不管是引发争议的日记,还是后期回应大众时的声明,逻辑清晰,文字顺畅。 不少人都很纳闷:一个刚考进名校、条件不错的女孩,为什么会愿意这么作贱自己呢? 关于这个女孩的资料,看得多了只觉得难过。 她一面用“不知羞耻”的语气,细致地描绘着情色细节,仿佛自己是游戏人生的主宰; 而另一方面,她偶尔描写平时的生活,透露一丁点小确幸的幸福之后,又被绝望感淹没: 2020.10.25 星期天 我在早上与我的女朋友分别。我们在马路边上接吻。 我知道她仍然很爱我,她用一种悲伤的理智克制又糊涂地爱我。 …… 我看到卖鸡蛋灌饼的阿姨看到我和她唇齿相依时紧皱的眉头和疑惑的目光。 我在心里得意地笑了。 有人打破羞耻心地爱我,有人爱我,有人会在与我分别时忍不住亲吻我。 …… 我不停地跑场子,我的目光在屏幕上的荤话、情话和集合通知里来来回回。我好忙碌。 那天的阳光很好,我觉得自己活着。但在直面阳光合照时我觉得自己还是死了的好。
性自残背后,是强迫性自我剥夺
“阳光洒在我身上时,我会哼唱Dying in the Sun.....”女孩在日记里如此写道。 “阳光”在她的字典里,有着重要的意义。 毫无疑问,她向往阳光,向往希望。阳光下微笑的女朋友、临别的亲吻,都让她觉得幸福。 然而,在美好面前,她是厌恶自己的。 不止一次,她在本该让自己轻松愉悦的场景,对自己说着决绝的话。
她不是独例,我们时不时就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总见不得自己生活得更好,生活的美好刚有萌芽,他们就主动掐断。 她公开写卖y日记、频繁yp、自称“小母狗”。这种重复性的自我折磨,被叫做强迫性自我剥夺:不愿满足自己的真实情感需求,剥夺自己享受人生的权利,强制自己忍受痛苦。 大众指责她不检点,其实她是在自残。
心理学者们认为,很多人通过“高危性行为”来进行自我伤害,和自残行为本质上相同,所以被归类为“性自残行为”。 性自残行为和性侵犯、虐待经历息息相关。 有一项研究提到,5,750名青少年参与者当中,有125名学生承认,有过至少一次性自残的行为,而这些人当中,75%称曾被***,87.2%曾被情绪虐待。 “当我觉得很难受的时候,我就会联系想 ‘认识 ’ 我的人。我觉得太难过了,为了释放这个压力,我愿意做任何事情。” “去见他们之前,我几乎不记得自己怎么走到那里的。(见到他们之后,)我把自己大脑‘关机’,只想让他们替我做决定。” ——摘自《性自虐女生的自白》
这类人在失控和过度控制的行为之间不断摇摆,那些离经叛道的行为,是他们企图夺回人生主动权的无效努力。 这个写“姆苟日记”的女孩,在和朋友聊天时形容自己的家庭“别扭、缄默且高压”: 妈妈小三上位,爸爸招摇撞骗、疑似出轨,同父异母的姐姐被虐待…… 而她自己,小时候被性侵,却没人管她。
这个女生身上,堆积了太多原生家庭的痛苦。
禁忌式发泄,孤注一掷地求生
不只是性自残,所有的自残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对生活充满无力感,渴求通过自残行为,获得掌控感。 对生活充满“力量感”的孩子更“霸道”,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以牙还牙”,一定要从其他人身上发泄、夺回属于自己的利益。 但是,充满无力感的人,更容易把困顿、压抑的情绪朝自己发泄。他们对外界没有掌控感,然后发现,自己唯一能掌控和伤害的只有自己。 在她的其中一则日记当中,她提到自己是怎么开始卖y。 一个高大壮硕的男孩去找她,“一进门就把我按在床上,薅断了我最喜欢的项链,几乎没有前戏,期间一直勒我脖子,我一直哭喊挣扎。” 与其说这是一则“卖y”日记,不如说,这是被强J的记录。 而这些粗暴的行为,也并不是网友们猜测的字母情趣,这个女生在日记当中明确地写了,“我当时十分绝望,感到非常恶心。”
会出现自残行为的人,通常对自己有些贬低,觉得自己是被忽视的群体。 我在知乎曾看到有人问,为什么有人将自残照片发到网上,而且,都是正在流血、而不是结痂的照片?
自残,也是一种求助的信号,强迫其他人正视自己的需求。 而极端,是他们试图引起关注的方式。 自残的人,不一定愿意会告诉身边人,但是,却会通过网络“半匿名”的方式进行求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过于出格,不见得能被别人接纳,所以不太愿意向身边人展现这一面。 但是,通过网络半匿名的方式,他们期待着能够“看懂”自己痛苦的人存在,怀着“被拯救”的渴望,寻求着微弱的共鸣。 自残式求助,确实属于极端。但是我们身边有更多隐性的“强迫性自我剥夺者”:强迫性加班狂、厌食症、各种上瘾。
勇敢寻求帮助,而不是自伤
浙江农林大学回应,写日记的女生,已经在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显然,通过自我剥夺来发泄情绪,是不够理智的,而且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研究表明,有40%的大学生都曾有过自残行为,而如何避免自我伤害,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1)通过肢体刺激,代替自我伤害的冲动 当我们想要伤害自己时,我们其实是对痛苦的感觉产生了依赖。 因为当把“无形的痛苦”——孤独、自卑、被忽视——转化成“有形的痛苦”时,这种短暂的“可以控制”、“可以解决问题”的感受,会让人们上瘾,很难抗拒伤害自己的冲动。 但是,有一些其它的方式,是可以代替这种疼痛感的,比如大声鼓掌、用力跺脚等等;通过这些肢体刺激可以缓解我们想要自残的冲动。 但是,只是替换掉自残方式是不够的,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缓解的是内心的压抑。 (2)格式塔疗法:通过对话演习,引导自己的强烈情绪 写日记的女生说,自己长期遭受抑郁症和胃病的折磨,而自残也并没有减轻她的病痛,她依然有自我毁灭的想法。
心理学中有个格式塔理论,是说被压抑的情绪不能只通过交谈而减缓,而是需要在当下被积极地发泄出来。 比如,我们可以想象自己讨厌的对象坐在面前,然后对着ta大声吼叫。 或者,使用更进阶的“空椅技术”。 我们可以摆放两把椅子,先坐在其中一把上面,代表自己的主导情绪,或者代表对自己影响最深的那个人,向更弱势的自己沟通。 然后,再切换到另一把椅子上,反驳自己的主导情绪。 这样的持续对话、不同自我的相互驳斥,会让我们对自己有更深刻的探索和理解。 (3)及时向外界求助 最后,不要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绪。 在需要表达时,找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是朋友、家人,倾诉自己的想法。 如果感觉身边没有可信任的人,或者已经无法控制自残行为,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毕竟,我们都无法避免生活的压力,而且有些时候,这些压力是自己无法承受的。 在必要时寻求帮助,因为伤害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可取的方案。
事情发酵后,写日记的女孩说:“如果能生活在阳光下,有谁愿意在阴暗里苟且。” 她的行为确实不值得倡导,但我们也不必雪上加霜,给她不必要的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