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艺术大学的第64届毕业展览上,校方公开展出了应届毕业生的作品。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作品《实体娃娃的生育梦》,创作者把“实体娃娃”改造模拟成怀孕的样子,拍摄一辑照片。
菅实花
实体娃娃在日本称为“Love Doll”,是接近成人大小,由硅胶或TPE制成的人形玩偶。玩偶在外形,触感和构造都似足真人,可用于拍摄或更直接的——欲望。但娃娃终究是娃娃,既无意识更不可能“怀孕”,但若然真的怀孕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生菅实花对此感到好奇,想到将娃娃改装并拍摄一系列的照片。
日本《with news》特意采访了菅实花,了解她的创作心路和作品理念,以下节译了部分的访问内容。
《The Forever Love》
创作的契机是什么呢?
大概数年前,24、25岁时,身边的朋友和女性都开始结婚、生子,“30岁前要成家立业”的声音经常出现。特别是想要孩子与否,虽然自己也有考虑过,但因想专注学业,一直犹豫不决。我认为“怀孕”是左右人生的大事,因此起了创作这个主题的念头。
那为何要以实体娃娃来表达呢?
我曾参加过一次名为“人造乙女博览会”的实体娃娃展览,自始就对这些人形玩偶感兴趣了。直到前年突然想到:若搭载了AI的实体娃娃,真的怀孕了会怎么样?因此把两者联系起来。娃娃的身高、肩宽等和我差不多,犹如复制品一样。
《The Forever Love》
看过这个作品的人有什么感想?
不同年纪、不同性别的反应都不一样,我曾听过有人说“还真是够低俗呢!”的确,***一直就有“艺术或低俗”的争论,而实体娃娃的由来更是如此。我创作这作品,是希望带出“女性与生殖分离的未来”和“生命、人是什么?”的思考,并非要带出其它主题。不过我一直不认同“低俗就不是艺术”或“因为是艺术所以不低俗”,因为非常难界定,可说是各花入各眼吧!
“女性与生殖分离的未来”是什么意思?能具体说明多点吗?
今天科技正在研究开发人造子宫,而人工智能亦迅速发展。当AI女机器人说出“她”的梦想是:希望30岁前能结婚生子,建立一个幸福家庭时,全场爆笑,但我笑不出来。
虽然我不是要去批判什么,但这种发展必然会冲击人类的伦理关系。假若某天人工智能真的可以代替人类怀孕生子时,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实体娃娃是当下最接近人类的娃娃,甚至连女性都认同若能变成‘她们’般漂亮就好了。所以我想把这个讯息,以艺术方式表达出来。
日本娃娃
你怎么看“实体娃娃是对女性物化的象征”这批判呢?
我觉得完全相反。买过实体娃娃的都知道,要“养”一个实体娃娃一点都不容易。既要小心不要被硬物弄破,又不能让娃娃穿太便宜、容易掉色的衣服,照顾实体娃娃可能比真人还要辛苦。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真的会因“性”而购买实体娃娃,一些人反而因长期相处,愈懂得珍惜不愿弄坏或弄脏。实际上,只要检查娃娃材质的部分和关节,就会知道平常是怎样对待娃娃的。一些不再需要娃娃的人,会尝试放回二手市场寄卖,希望有心人“领养”。